世界看好中國 中國有色金屬的綠色之路
2009年12月18日 9:6 8588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銅資訊 作者: 特里西亞.霍莉.戴維斯
華爾街傳奇人物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每做一筆投資,通常都會引起人們的注意。但去年巴菲特購入中國小型電池及電動車公司比亞迪(BYD)10%的股份時,卻沒有造成多大反響。
自那以后,投資者對中國的興趣驟增。環(huán)境分析機構新能源金融(New Energy Finance)跟蹤了約30家將中國為主要投資地的國際清潔能源基金,它們管理下的資金規(guī)模估計為35億美元。第二季度到第三季度之間,在生物能源、太陽能、風能和廢棄物能源等清潔能源領域,新達成的交易猛增46%,至50億美元,較2008年同期增長20%。
普華永道(PwC)預計,到2013年,中國清潔技術行業(yè)可能價值1萬億美元,相當于中國預期財富的15%。
該行業(yè)的活躍部分歸功于中國政府大規(guī)模的環(huán)境目標和支出。中國今年早些時候承諾,其5860億美元財政刺激計劃中的三分之一將用于清潔能源支出。在2030年之前,中國僅在電力基礎設施升級方面,就將投入3萬億美元。
上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承諾,到2020年,中國的碳排放量將減少40%。
對中國來說,走上綠色之路與其說是一種選擇,不如說是一種必然。30年的經濟發(fā)展,已使中國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但它也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如今,中國是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耗國和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排放量約占全球的五分之一。按照目前的趨勢,10年后,中國的排放量可能占到全球的63%。
但與快速城市化這一更為緊迫的挑戰(zhàn)相比,排放水平是次要的。普華永道的理查德?格萊德希爾(Richard Gledhill)表示,中國擁有全球20%的人口,并且每年有1800萬人遷入城市,有鑒于此,水、糧食和能源稀缺可能成為緊迫問題。“這對農業(yè)和工業(yè)都將構成切實的挑戰(zhàn),但也會帶來新的商機。”
如今最大的市場是風力和太陽能市場,但中國正迅速崛起為眾多新型綠色技術——從插電式汽車電池到智能電網設備——的全球領先者。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ikesush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