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經濟數據及突發(fā)事件對金屬市場的影響
2010年03月04日 9:0 4945次瀏覽 來源: 和訊網 分類: 鉛鋅資訊
供需基本面決定商品價格的長期走勢,而短期內,突發(fā)性事件的爆發(fā)及主要經濟體出爐的重要宏觀經濟數據則成為左右市場走勢的主要力量,進而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相比農產品的需求剛性,銅、鋁、鋅等基本金屬的下游消費情況因為和國家的宏觀經濟走勢息息相關,投資者更傾向于用主要經濟體的這些經濟指標來衡量全球金屬市場的需求情況。因此,當中國及歐美經濟體進入經濟數據公布密集時間段時,金屬市場也隨之進入敏感期。在此,筆者從經濟數據和突發(fā)事件兩方面闡述其各自對金屬價格的影響。
一、主要經濟體的經濟數據對金屬價格的影響
經濟數據對金屬價格的影響可以反映在以下兩方面,一是經濟數據所預示的未來金屬需求情況對其價格走勢的影響;另一方面是,歐美經濟數據走向對美元指數的影響,進而對金屬價格的影響。在此,我們將中國及歐美經濟體作為關注的重點,首先,這三大經濟體依然是全球金屬需求的主要力量;其次,歐元在美元指數中的權重超過50%,這就決定了歐美經濟走勢的相對性將對美元指數的強弱起到決定性作用。通常在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經濟數據公布之前,市場都會提前做出預期,如果實際值和預期基本吻合,則市場會表現(xiàn)平靜,反之亦然。
在此,筆者將對市場影響較大的數據分為兩類,一是歐美CPI、PPI及美國非農就業(yè)數據;二是金屬市場需求的先行指標,即美國制造業(yè)采購經理人指數、美國工廠訂單及耐用品訂單、新屋開工、營建許可、NAR成屋銷售、零售銷售、消費者信心指數等。
對于CPI、PPI及美國非農就業(yè)數據,通常意義上,這些數據的趨勢性走向更多的是關系到美聯(lián)儲對美國利率的動向,進而影響美元指數的走勢,當市場存在通貨膨脹壓力且失業(yè)率維持在較低水平時,政府的加息壓力開始增強,而美元利率的相對走高無疑助推美元走強,進一步打壓金屬價格。而從近期的實際情況來看,市場基于美國經濟數據好轉而增強的對美聯(lián)儲加息的預期,也一再因為美國失業(yè)率的居高不下而受阻,如何在就業(yè)和通脹之間找到一個平衡也是美聯(lián)儲現(xiàn)在面臨的主要難題。
第二類數據對市場的影響更多的是體現(xiàn)在盤中,即數據超預期的結果會立刻引起價格的劇烈波動,短期利空、利多效應會在日內當即產生作用。通常這些數據的較好表現(xiàn)會刺激市場買盤的介入,進而推高金屬價格,反之亦然。
二、突發(fā)事件對市場的影響
首先,超預期事件的發(fā)生更多的是從心理層面對市場產生較為強烈的影響,加強或暫時使價格偏離原有運行軌道。其次,事件對價格的影響程度更多的是取決于事態(tài)發(fā)展的趨勢,從歷史經驗來看,隨著市場對罷工、自然災害等突發(fā)事件應變能力的提升,其對價格的影響更多的是反映在日內階段,即1-2個交易日里,既可被市場消化。
2010年2月27日,智利地震引發(fā)了銅價在倫敦隨后的交易日里不小的“余震”,日內倫銅的高開低走足以顯現(xiàn)市場對突發(fā)事件消化之快,而隨后的幾個交易日里,因為地震事件并沒有對智利銅礦供給產生實質性影響,因此市場很快從瘋狂的炒作中回歸了理性。同樣,我們對比一下2009年8月初在中國市場爆發(fā)的“血鉛事件”,從倫鉛的表現(xiàn)上看,似乎源于市場對中國鉛冶煉企業(yè)關停的消息刺激了鉛價的連日上漲,但筆者認為,與其說是突發(fā)事件成就了鉛的此輪上漲,不如說是消息的爆出推動了期鉛相對期銅等品種滯后的上漲。對比兩次突發(fā)事件對市場影響程度的不同,首先是事件持續(xù)性的不同,其次,也是較重要的一點,即事件對價格的作用與價格原有運行方向不同。“血鉛事件”爆發(fā)時,基本金屬市場尚處于資金推動型上漲中,該事件的爆發(fā)只是進一步推動了鉛價的上漲;而“智利地震”事件對銅價的利好恰恰與此前市場的下跌調整向矛盾,因此在事件沒有進一步引發(fā)供給憂慮的前提下,利多很快被市場所消化。
總結:把握趨勢,順勢而為
通過實際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無論是經濟數據抑或突發(fā)事件對市場影響的時效性都較短暫,基本1-2個交易日市場就可以消化,因此在操作過程中,投資者更多的還是要在把握其長期運行的趨勢性的基礎上,關注市場短期動態(tài)。
責任編輯:hq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ikesush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