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落后產能大限臨近 補償機制成焦點
2010年08月16日 13:2 7868次瀏覽 來源: 中國經營報 分類: 重點新聞
誰來接盤?
誰來接盤現(xiàn)有生產線上的工人安置問題?淘汰數(shù)量較小的地方政府壓力不大,但像河北、河南、山西此類省份,未來如何安置上萬名富裕勞動力?這會不會造成維穩(wěn)的壓力?
“地方政府最關心維穩(wěn)了,但這次淘汰的多是民營企業(yè),相對于國有企業(yè)來說,員工維穩(wěn)壓力要小一些。”上述河北官員對記者表示。
長期關注淘汰落后產能事宜的私募基金經理金濤認為,比以上兩點更值得關注的是土地問題。落后產能的設備非常好處置,大不了一賣了之,但土地是建設用地,無論地方政府,還是各類企業(yè),都不會讓這些最值錢的資源閑置起來。“簡言之,最終被淘汰掉的產能,仍然會被轉移到更大的生產線,或者其他地方,再形成新的產能。”金濤說。
2087家“被淘汰”企業(yè)名單,中國鋁業(yè)赫然在列。該公司連城分公司(原蘭州連城鋁業(yè))一套年產4萬噸電解鋁(100KA×172臺電解槽)的生產線被工信部明確要求兩個月之后徹底淘汰。
“像中國鋁業(yè)如此巨無霸,我們認為淘汰4萬噸產能對其業(yè)績構成幾乎不會帶來任何影響,換個角度理解,這172臺電解槽可能會被拿掉,但很難保證中國鋁業(yè)不會在安置這些100KA電解槽的地方上馬更大的電解槽項目。”金濤由此認為中央部委與地方政府、地方利益與各類企業(yè)之間即將進入新的博弈周期。
種種跡象顯示,無論經濟補償標準是否能讓“被淘汰”者滿意,為了解決誰來接盤“被淘汰”生產線上遺留下來的勞力安置問題,設備、土地等剩余資產盤活問題,以及地方政府如何確保財政收入不滑坡等問題,工信部嚴厲淘汰落后產能的鼓點才剛剛敲響,而不是結束。
但在知名戰(zhàn)略發(fā)展專家武建東看來,無論如何進行經濟補償,還是以后涉及到誰來接盤過剩產能等問題,很可能伴隨國家或各級地方政府紛紛啟動“十二五”規(guī)劃的新一輪建設高潮,通過建設新的更大規(guī)模的產能,而將以上問題完全消化。
資料鏈接
部分省份關于鋼鐵業(yè)淘汰落后產能方面的資金補償
廣東:2010年關閉的煉鐵產能、煉鋼產能補貼標準分別為8萬元/萬噸和10萬元/萬噸。
山西:凡淘汰100立方米(含)以下煉鐵高爐及15噸(含)以下轉爐,不予補償。凡淘汰落后生產裝置投產在5年以上的,100~200立方米(含)每座補償180萬元,200~300立方米(含)每座補償300萬元,20噸(含)以下轉爐每座補償50萬元。淘汰落后生產裝置投產在5年內的,100~200立方米(含)每座補償280萬元,200~300立方米(含)每座補償350萬元,20噸(含)以下轉爐每座補償100萬元。
[1] [2]
責任編輯: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ikesush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