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出口背后:中國稀有金屬產業(yè)真實鏡像
2009年06月29日 9:53 10550次瀏覽 來源: 中國經營報 分類: 重點新聞 作者: 黃康 周麗敏
目前稀有金屬開采工藝簡單,個人利益驅使短期行為嚴重、地方管理部門監(jiān)督不足等都是造成目前有色金屬行業(yè)混亂的主要原因。正常開礦企業(yè)的成本遠遠高于私營企業(yè),部分企業(yè)偷稅漏稅嚴重、價格互相壓低,導致整個產業(yè)定價權旁落,國外趁機大量囤積中國稀有金屬,一旦市場價格有所反彈或升高,國外就以足夠的儲存量壓低中國稀有金屬價格。
“本次摩擦,我們還是希望通過對話的方式進行交涉,如果提起訴訟將會使局勢更加緊張,目前我們正在做對話的準備,希望進一步磋商。”6月25日,一位商務部相關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說。
之前的6月23日,歐盟與美國聲稱將就中國限制出口稀有金屬問題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起訴訟,不過第一個步驟將派代表團同中國磋商,磋商不成才會正式提起訴訟。6月24日,中國商務部收到了歐盟、美國關于中國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的磋商請求。
這似乎預示著,金融危機背景下,世界各國對戰(zhàn)略資源的爭奪以及貿易爭端的再次升溫。
事實上,對于中國稀有資源出口引起的摩擦已經不是第一次。記者從商務部了解到,2005年,歐盟方面曾因焦炭的出口問題與中方有過摩擦。
“上次摩擦也是因為提高出口關稅引起的,最后通過對話的方式解決了,當時我們國內正處于資源緊張的狀態(tài)。”上述商務部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
“金融危機當前,各國為了發(fā)展經濟,對于資源的需要更加迫切。中國此舉的初衷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國內資源匱乏和環(huán)境的問題。中國是資源匱乏的國家,考慮到中國的當前形勢,我們的產業(yè)面臨轉型升級和產業(yè)結構調整,一方面受資源的匱乏制約,一方面又受環(huán)境的約束,所以中國要從根源上保護稀有金屬礦產資源。”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副部長趙晉平對記者說。
責任編輯:劉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ikesush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