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yè)爭“鋰”若渴 掘金鋰礦概念金礦
2011年11月03日 8:50 7369次瀏覽 來源: 中國證券網 分類: 有色市場
3.達產難題
實際上,雖然中國鋰礦資源豐富,但并不是每個企業(yè)都能拿到開采證,即使開采證到手,面對豐富的鋰資源儲量,想要產量跟上設計產能也不是件容易事。
宜春是眾多寄夢“鋰都”的城市中,宣傳得最扎實的一個。據了解,宜春現探明可利用氧化鋰儲量約200萬噸。其中,世界最大的鋰礦山,全國最大的鉭礦——宜春鉭鈮礦,現探明的可開采氧化鋰儲量為110萬噸,占全國的31%、世界的12%。
8月3日,江特電機(002176)對外披露《意向書》時,某網站股吧內就有人透露,宜春市將把414礦(即宜春鉭鈮礦)注入江特電機,力助這家宜春市唯一的上市公司在鋰行業(yè)成就大業(yè)。
但另一家涉及提鋰業(yè)務的企業(yè),江西本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江西本源)董事總經理李漢文則告訴記者,他們的礦石來源就是414礦,他透露,宜春是正在勘探,應該是在其他的地方給江特電機一些資源。
宜春鋰能辦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介紹,當地可能有50家企業(yè)在做鋰礦資源開發(fā),但這樣的局面正在改變,許多此前拿到過許可證的中小型企業(yè)肯定要出局。
與宜春相似,鋰資源豐富的青海省海西州也吸引了眾多企業(yè)的注意。
來自海西州國土資源局的一份資料顯示,柴達木盆地33個鹽湖,除去已經配置的外,大型綜合性鹽湖礦床只剩下一里坪鹽湖。
但這份資料也表示,鹽湖提鋰規(guī)?;a工藝的成熟性、先進性還有待驗證,建議等工藝成熟后,再考慮一里坪鋰礦開發(fā)問題。
“這個礦很多人都想拿,但是探礦權、采礦權都沒拿下來,據說因為這個礦很熱門,作為附帶條件,需要在當地上其他項目。”一位熟悉礦產開采的人士透露。
實際上,就算采礦權到手,對于企業(yè)來說,談及業(yè)績貢獻,也更像是明天的話題。
以西藏礦業(yè)為例,其鋰礦業(yè)務尚處起步階段,對公司業(yè)績貢獻較少。
扎布耶鹽湖雖然具有世界獨一無二的天然碳酸鋰固體資源和高鋰貧鎂、富碳酸鋰的特點,容易分離提取碳酸鋰,但自然環(huán)境惡劣,海拔高,基礎設施極差,開采難度很大。
西藏礦業(yè)控股的西藏日喀則扎布耶鋰業(yè)負責經營鋰業(yè)務板塊,由于資本金投入不足,長期以來依靠銀行貸款開展業(yè)務,資金瓶頸的制約嚴重影響了產品的開發(fā)生產,主導產品產能受限,資源優(yōu)勢無法充分發(fā)揮。鋰業(yè)務一直都處于虧損狀態(tài),日喀則扎布耶2009年虧損達4980萬元。
扎布耶一期工程設計產能規(guī)模為5000噸/年純碳酸鋰產品,已于2004年9月建成投產,最初設計建設130個結晶池,但實際只建設了60多個結晶池,部分結晶池還存在滲漏問題;并且由于公司設計參數與實際有較大的差別,實際產量僅有3000噸左右。
鋰精礦生產不足又導致白銀扎布耶的碳酸鋰業(yè)務虧損,其提純生產線因原材料不足而產生停工損失。2005年,公司建設了第一條年產能5000噸碳酸鋰的生產線。但由于鋰礦供應不足,公司碳酸鋰產能一直沒有完全發(fā)揮。2008年公司碳酸鋰產量1200噸,2009年不足1000噸。
國內鹽湖提鋰產量較大的另一家企業(yè)是中信國安。其擁有西臺吉乃爾鹽湖的獨家開采權,已探明的碳酸鋰儲量約350萬噸。
旗下青海中信國安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下稱青海國安)于2003年3月在格爾木昆侖經濟開發(fā)區(qū)正式注冊,公司主要從事鹽湖鋰、鉀、鎂等資源產品的開發(fā)、生產和銷售。
公司鹽湖開發(fā)項目一期工程投資10億元,建設期為2.5年,設計生產能力為年產1萬噸碳酸鋰;二期工程投資12億元,建設周期為3年,設計生產能力為年產2萬噸碳酸鋰。
但青海國安副總經理楊建元透露,“2009年,其碳酸鋰產量僅為5000噸,產業(yè)一年也就是2個億。”
相對于中信國安2009年近20個億的主營收入來說,碳酸鋰的收入僅占1/10。
責任編輯: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ikesush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