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翔股份10倍溢價購融達鋰業(yè)引置疑
2012年07月09日 16:32
968次瀏覽
來源:
理財周報
分類: 有色市場
近日,路翔股份(002192.SZ)毅然決定第二次收購融達鋰業(yè)。
這家以瀝青為主業(yè)的公司,豪擲凈資產的82%購買鋰礦,開創(chuàng)“瀝青涉礦”先河。
三年前收購融達鋰業(yè)51%股權,至今盈利不足700萬,拖累主業(yè)資金鏈。
這是路翔股份鋰礦夢圓時分,還是噩夢開始,時間知道答案。
鋰礦利潤預測準確性受質疑
6月最后一天,因重組事宜已停牌兩個月的路翔股份拋出重組預案。
公告稱,擬向廣州融捷、張長虹發(fā)行股份購買其合計持有的融達鋰業(yè)49%的股權。同時,公司還擬定增募集約9179.46萬元配套資金,用于補充融達鋰業(yè)流動資金。
據(jù)預評估結果,融達鋰業(yè)49%股權所對應的賬面價值為2605.16萬元,而預估值約為27538.38萬元,暴漲近10倍。
此前,路翔股份已經(jīng)持有融達鋰業(yè)51%的股權,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將100%控股融達鋰業(yè)。融達鋰業(yè)主要從事鋰輝石礦采選及鋰精礦銷售業(yè)務,擁有四川甘孜州呷基卡礦區(qū)134號脈鋰輝石礦采礦權。
路翔股份年報顯示,融達鋰業(yè)2012年1至5月、2011年和2010年凈利潤分別為137.7萬、253.6萬和306.9萬。三年累計盈利不足700萬,僅為路翔股份收購當年凈利潤的34.3%。
同時,路翔股份預測融達鋰業(yè)49%股權對應的2012年下半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凈利潤分別不低于245萬元、343萬元、343萬元和4410萬元。
公司解釋2015年利潤劇增是預計擴產項目達產。而記者根據(jù)年報了解到,融達鋰業(yè)礦山位于高原地區(qū),冬季進行封山,導致無法露天采礦,同時也無法進行選礦,每年約有三個月停工檢修期。此前包括中信國安等多家具有專業(yè)技術經(jīng)驗的公司都無法成功開采該礦,從瀝青跨界而入的路翔股份憑什么能夠保證如期達產?
即使達產,鋰的價格也無法確定。公司2010年財報提到,鋰沒有在交易所交易,所以價格形成非常復雜,沒有現(xiàn)貨價格。另外,鋰價格波動較大,路翔股份的盈利預測的準確性受到質疑。
在本次交易中,路翔股份稱預估增值主要來源于礦業(yè)權增值。首次評估的礦業(yè)權僅包括該礦山511.4萬噸的采礦權,而本次評估的礦業(yè)權包括該礦脈全部資源儲量,即2898.5萬噸儲量的探礦權。
“那個礦山環(huán)境惡劣,對設備損耗特別大,運輸也是個大問題,開采出來的鋰礦要保持質量穩(wěn)定還有很多技術要求,這個探礦權溢價明顯偏高。”某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師對記者表示。
收購鋰礦或拖累主業(yè)
這次交易,預計成交金額約為2.75億元,占路翔股份去年3.35億元凈資產的82%。公司董秘陳新華對理財周報記者表示,“這次收購確實會讓公司資金緊張一些。”
記者翻閱路翔股份年報得知,主營的瀝青業(yè)務多年受困于資金短缺。2010年,由于資金不足,只能大量采用合作投標或代為加工的方式開展業(yè)務。2011年,路翔股份應收賬款2.84億元,占總資產的21.45%,比2010年增加30.21%。
“應收賬款仍然是我們目前的主要問題,加重了公司資金緊張的狀況。”其2011年報直接指出。
而鋰業(yè)屬于資金密集型產業(yè),近幾年利潤貢獻極少,主營的瀝青業(yè)務資金周轉很大可能因此惡化。實際上,路翔股份近兩年經(jīng)營效益逐年下降,2010年和2011年毛利率分別為7.44%、6.53%。
除了資金緊缺,專業(yè)人才也急缺。
自2009年9月第一次收購融達鋰業(yè)開始,路翔股份管理層就頻繁變動。
在收購之前的短短三個月里,董事兼董秘楊真、財務副總監(jiān)及財務負責人李振強和總經(jīng)理李大賓相繼離職。
有投資者質疑,路翔股份管理層對鋰業(yè)項目的信心不足。
2010年,董事長柯榮卿累計減持1205萬股,占總股本的9.93%;2011年減持500萬股。而第四大股東鄭國華在2011年更因減持464.43萬股,退出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東名單。公告宣稱的“減持是個人行為”無法說服投資者。
不僅如此,普通員工也經(jīng)歷了大換血。路翔股份2010年報指出,近兩年公司新進員工約占70%。由于鋰業(yè)項目工作生活條件和內地相差比較大,公司2011年人才流失依然嚴重。
某長期跟蹤化工行業(yè)的研究員告訴記者,兩年流失70%員工的情況在業(yè)內并不常見,銷售壓力可能是人才流失其中一個原因。記者查閱財報得知,2010年9月竣工投產后,公司近兩年每年庫存鋰精礦1萬多噸。
背后的關聯(lián)關系
路翔股份2009年9月收購融達鋰業(yè)51%股權后,與融捷投資還就融達鋰業(yè)余下49%的股權設置了類似“期權”的“對賭”條款,而“對賭”關鍵點即是融達鋰業(yè)兩年能否達到5000萬元的凈利潤。
雙方約定,兩年內,融達鋰業(yè)經(jīng)營的凈利潤超過5000萬元(不含5000萬元),路翔股份有權要求融捷投資將剩余股權全部轉讓給自己。反之,融捷投資有權在第24個月后的60天內要求路翔股份受讓全部“剩余股權”。雙方還明確,剩余股權的轉讓價格為每1%的股權為183.46萬元。
眾多投資者表示,以當時的生產能力看,約定5000萬的凈利潤簡直高得離譜,幾乎等于埋下了“毀約”的伏筆。
2011年約定期滿之時,融捷投資卻取消了協(xié)議。所以本該2011年進行的轉讓拖延至現(xiàn)在。
至于真實動機,背后可能牽涉到雙方實際控制人以及比亞迪(002594.SZ)董事長王傳福。
融達鋰業(yè)此前的控股股東、融捷投資的控制人呂向陽,是比亞迪掌舵人王傳福的表哥,因此融達鋰業(yè)被市場認為是比亞迪的新能源材料基地。
資料顯示,早在2004年3月11日,四川礦業(yè)通過競標取得呷基卡鋰輝石礦采礦權。而在2005年7月17日,呂向陽控制的融捷投資與四川礦業(yè)達成合作協(xié)議,設立融達鋰業(yè),融達鋰業(yè)被稱為“亞洲第一鋰礦”。
如此難得的鋰礦,為何不轉讓給自家表弟的公司而拱手讓人?呂向陽手機一直關機,截至發(fā)稿時依然無法與之取得聯(lián)系。
此外,2009年開始,融捷投資就一直向路翔股份的擔保方提供反擔保。翻閱年報可見,2009年,融捷股份兩次與柯榮卿機器配偶簽署反擔保合同,涉及金額達1561.9萬,2010年、2011年反擔保金額分別為2500萬元、999萬元。
責任編輯: 四筆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ǎng):www.ikesush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wǎng)聲明:本網(wǎng)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wǎng)”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wǎng)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wǎng)(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wǎng)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wǎng)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