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萬噸電解鋁,劉永行如何在過剩中盈利?
2012年09月17日 10:48 15379次瀏覽 來源: 投資者報 分類: 鋁資訊
投資要“好、快、省”
能夠讓東方希望集團在過剩背景下還“略有盈利”,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注重效率。而劉永行本人就是一個非常注重效率的人。
“明天去民營企業(yè)500強發(fā)布會開會,今晚接受你們的采訪,同時我們公司的一個總經理,我陪他約見一個很好的醫(yī)生。這次來北京我辦三件事情,值了。” 8月29號,在接受《投資者報》專訪時,劉永行的高效仍舊讓人印象深刻。
“在東方希望尚未進入重化工領域之前,效率的觀念就通過劉永行根植于東方希望的基因中了。”一位多次采訪過劉永行的資深媒體人士如是說。
由于民營企業(yè)先天在銀行貸款等融資領域的劣勢,再加上劉永行穩(wěn)健的作風,東方希望一直堅持以自有資金投資的做法。也正因為如此,自有資金的限制使他處處想到以最小的投資做大產業(yè)。“既好,又快,還省”,有時簡稱“好快省”是劉永行奉行的投資理念。
“比如說我們做氧化鋁,當時國內設計同樣規(guī)模的鋁廠要用1萬畝土地,我當時提出來能不能用十分之一的土地1000畝,第二個是固定資產180億,我說我們能不能減少到三分之一。我這樣做是有根據(jù)的,我之前對全世界最發(fā)達的澳大利亞氧化鋁廠進行了詳盡的考察。”劉永行對記者說,“傳統(tǒng)上,項目需用一萬多人,我們用現(xiàn)代化的技術把人減少了90%。”
2011年5月,劉永行在三門峽的氧化鋁項目因未及時申請環(huán)保審批受到環(huán)保部行政處罰。8月29日專訪中記者詢問此事的經過,劉永行說出了此事不為人知的一面。
“三門峽這個項目我們環(huán)保做得很好,國家的嚴格要求反而成就了我們,讓我們努力去把它做好。”劉永行說,“2010年,國家三部委到三門峽東方希望鋁業(yè)檢查企業(yè)能耗,當時我們每年節(jié)約17萬噸標準煤,檢查組懷疑我們是不是在作假,說你們能耗怎么會那么低,根本就不相信。他們經過從原始臺賬認真地審計,覺得還是不放心。第二年,三部委又委托云南省財政廳投資評審中心,來到公司再次進行能耗審核,最后認定我們的節(jié)能減排比我們報的還要多1萬噸,實際每年節(jié)能18.14萬噸標準煤,我們意外地得到了國家的節(jié)能減排獎勵5300萬元。”
《投資者報》記者走訪包頭、新疆發(fā)現(xiàn),東方希望非常注重一點一滴的改進。廠區(qū)里最常見到的標語是“正確的措施及時落實到位”、“持續(xù)改善、精益求精”。
東方希望提高勞動力效率的一個重要措施就是不斷推進機械化、自動化,減少人力的使用。記者9月2日到包頭之前不久,包頭希鋁將精簡下來的50名左右的熟練工送往新疆。
據(jù)東方希望提供的數(shù)據(jù),集團的電解鋁業(yè)務年人均產鋁自2007年以來持續(xù)增長,目前已達到393噸,遠高于行業(yè)年人均產鋁的80萬噸左右的水平。而在能耗這邊,東方希望的噸鋁能耗比行業(yè)平均值低10%。
段雍給記者出示了一份持續(xù)改善月報表顯示,公司對于員工在提高生產安全和節(jié)能增效的改進有細致的獎勵制度,報表上的信息包括改進前后的圖片對比,改進的措施、進度和獎勵結果等等。小到50元、200元,最高到2萬元不等的獎勵,一個月的獎勵總額能到13.8萬元。
為了提升員工的工作自覺性,車間甚至安裝了攝像頭用來監(jiān)督。強高文廠長告訴記者,“我們發(fā)現(xiàn)由于管理人員不在場,夜班員工普遍比白班表現(xiàn)的懈怠,我們就通過播放監(jiān)控錄像給員工看,讓員工清楚知道白天和夜間的不同表現(xiàn),以激勵上進。”
在管理層級上,中鋁等國有鋁企一般是4~5級,一個級別的部門設置也較多,民營企業(yè)只有2~3級。東方希望則更進一步,整個產業(yè)片區(qū)從總裁到基層車間主任,基本上不配副職,上級管理者在管理需要的時候指定一位下屬作為助理行使部分管理職能。
包頭希鋁作為一個五六千人的產業(yè)基地,除了生產車間管理人員,集中辦公的管理、支持團隊不超過百人。而新疆希鋁集中辦公區(qū)張貼的通訊錄顯示,管理人員只有76名。
劉永行說,“人是一種寶貴的資源,這種資源不能輕易浪費,必須發(fā)揮他的最大價值。”此前的2010年,他也曾對媒體表示,東方希望在包頭的鋁廠和中鋁在包頭的廠相比,每噸成本低3000元左右。
這些也許就是在產能過剩的背景下,東方希望集團仍舊能夠千億投資新疆重化工項目的重要原因。
責任編輯: 四筆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ikesush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