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未來能源戰(zhàn)略重在控制消費總量
2012年11月15日 9:14 5281次瀏覽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分類: 重點新聞
十八大報告提出,“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強節(jié)能降耗,支持節(jié)能低碳產業(yè)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fā)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
與報告相比,十七屆五中全會和“十二五”規(guī)劃綱要的表述是:推動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由“變革”到“革命”,從“合理控制”到“控制”透露出國家能源發(fā)展的重大變化。
國家發(fā)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級顧問周鳳起說:“革命是一種比較徹底、激烈的變化。從‘十二五’及更長時間看,中國經濟和社會發(fā)展面臨嚴重的資源和環(huán)境約束,如何突破這個瓶頸,不通過革命恐怕很難。”
能源分布式生產
國家能源局一位官員向本報記者表示:“能源生產革命主要是指生產技術提高、能源清潔供應,由低碳替代高碳、非化石替代化石。”
與傳統(tǒng)的大電網、大電源的能源供應方式不同,未來將更加注重能源生產和消費更加注重分布式利用。
“消費側的革命不僅是倡導在用戶端節(jié)能,接下來能源分布式利用將登臺。能源消費者同時也是生產者,例如分布式光伏,每一個用戶單元和建筑既可發(fā)電自用,又能上網銷售,而非被動接收。”上述官員說。
此外,能源生產和消費的革命還表現(xiàn)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互動溝通上。電網和油氣企業(yè)不是完全壟斷的主體,消費者是能源系統(tǒng)的構成部分,這將帶來能源管理系統(tǒng)的變革。
國務院參事、國家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徐錠明在“2012非零和經濟高峰會暨茅臺習將軍福利卡首發(fā)式”上表示,解決未來能源問題取決于對能源高科技的擁有,互聯(lián)網技術和可再生能源相結合帶來的“第三次工業(yè)革命”將帶領社會進入低碳時代。
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決心加大
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并剔除“合理”二字。
馮飛說:“這反映國家在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方面的力度和決心。國家將嚴格用能管理,明確總量控制目標和分解落實機制。”
《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書也提出,實施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在此之前,我國將GDP能效強度作為約束指標。有地方同時將GDP和能源消費做大來滿足能源強度指標的問題。
周鳳起提出:“能不能不增加能源消費,增加GDP?這是一個考驗。”
一位不愿具名的專家認為,解決上述問題需要同步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調整產業(yè)結構。長期以來,我國單位GDP能耗不僅遠高于發(fā)達國家,也高于一些新興工業(yè)化國家。
另有專家指出,“控制能源消費就等于限制了經濟發(fā)展速度,經濟增長是一個問題。此外,限定能源消費總量等同于變相實行二氧化碳絕對排放指標,對于發(fā)展中國家不利。”
責任編輯:曉曉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ikesush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