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國際消息影響下的金屬走勢
2013年12月06日 11:13 20603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重點新聞
◆英國:
英國央行維持貨幣政策不變,經濟增長前景向好
英國央行(BOE)周四(12月5日)在結束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后表示,決定維持當前0.50%的基準利率和3750億英鎊的量化寬松(QE)政策不變,一如市場預期。
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MPC)未在利率決議公布后發(fā)表相關聲明。
英國央行將于12月18日公布此次議息會議的紀要。
就在英國央行利率決議公布前,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發(fā)布的秋季預算聲明顯示,預算責任辦公室(OBR)大幅上調了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預估,將2013年經濟增速預估自3月時預期的0.6%上調至1.4%,將2014年經濟增速預估自1.8%上調至2.4%。
目前在英國經濟復蘇重回正軌、通脹壓力顯著緩解的情況下,央行很可能更熱衷于安于現(xiàn)狀,不在貨幣政策方面輕易給出風向。
此前公布的數據則顯示,英國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季率增長0.8%,為逾三年來最大增幅,至9月三個月ILO失業(yè)率降至7.6%,10月通脹率回落至2.2%。此外,采購經理人調查顯示英國民間活動依然強勁。
分析人士認為第四季度經濟應會繼續(xù)有強勁表現(xiàn),英國央行MPC沒有必要考慮收緊政策。這意味著多數委員不太可能暗示放寬或收緊的政策立場。
英國媒體周二(12月3日)就援引英國央行MPC成員布羅德本特(BenBroadbent)的話報道稱,英國經濟復蘇確立之后,央行才會上調基準利率。
由于經濟增長良好,加上失業(yè)率穩(wěn)步下滑,意大利裕信銀行(UniCredit)資深外匯策略師RobertoMialich認為英國央行可能會成為主要央行中率先升息者之一。
英國未來兩個會計年度將每年削減逾10億英鎊政府部門支出
英國政府周三(12月4日)表示,未來兩個會計年度將每年削減逾10億英鎊(約合16.4億美元)政府部門支出。
英國財政部表示,總體來看,政府部門有望在當前年度到明年4月期間削減10億英鎊預算支出。
財政部稱,政府部門必須維持現(xiàn)有支出水平,并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進一步削減支出。
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GeorgeOsborne)將于周四(12月5日)宣布未來幾年的稅收和支出措施。奧斯本已承諾堅持緊縮政策以削減公共債務。
穆迪暗示不會很快上調英國評級
雖然英國政府周四發(fā)布的最新預算和經濟增速預期令人鼓舞,但國際評級機構穆迪(Moody‘s)周四(12月5日)暗示短期內不可能上調英國評等。
穆迪稱,“盡管英國的宏觀經濟前景改善對該國評級有利,但英國目前面臨的財政挑戰(zhàn)將會影響其Aa1主權評級和評級展望的穩(wěn)定性。”
穆迪在2月22日首個下調英國Aaa評級至Aa1,稱英國經濟增長前景不佳?;葑u緊跟其后下調該國評級,標普也雖然給予英國AAA評級,但是展望為負面。
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GeorgeOsborne)周四在英國經濟和財政半年度報告中大幅上調增長預期,預計經濟在長期內將保持穩(wěn)定增長。
奧斯本表示,經濟預估報告顯示增長將加速。預計2013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將達到1.4%,2014年和2015年GDP增速將分別達到2.4%和2.2%。
他說:“經濟復蘇的首要風險是歐元區(qū)出現(xiàn)動蕩的局面。相較于經濟增長,英國的就業(yè)狀況仍有待改善。”
奧斯本還指出,英國今年預算赤字占GDP比重將降至6.8%;預計今年公共部門凈借款預計為1110億英鎊,2014-15財年的公共部門凈借款為960億英鎊。此外未來5年中的借款規(guī)模將比今年3月預估減少730億英鎊。
◆西班牙:
西班牙國家統(tǒng)計局(INE)周四(12月5日)公布,該國10月工業(yè)產出出現(xiàn)下滑,9月小幅上升。
數據顯示,西班牙10月日歷調整后工業(yè)產出年率下降0.8%;9月該數據顯示上升,為30個月來首次。
西班牙9月日歷調整后工業(yè)產出年率修正為上升0.8%,初值上升1.4%。
責任編輯:曉曉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ikesush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