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科技領域改革關鍵在落實好“四個尊重”
2016年06月15日 11:18 1610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科技創(chuàng)新
最近,中央領導多次提出,加快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體制改革,給科研院所和高校開展科研更大的自主權。加快各領域科技創(chuàng)新,亟需來一場“放管服”改革,精簡程序、簡化手續(xù),讓領銜科技專家有職有權,有更大的技術路線決策權、更大的經費支配權、更大的資源調動權。
長期以來,我國科技研發(fā)領域存在著一些不合理的規(guī)定,極大束縛了科研人員創(chuàng)新和成果轉化的積極性。比如,用管理行政人員辦法管理科研人員,研究人員要開展正常學術交流,首先要提前用數倍于交流的時間,來走各種報批程序,管得太多、卡得太死,條條框框太多,致使辦事難、耗時長、成本高。
又如,科研投入重物輕人,“人頭費”的比例有的不到5%,科研勞動變成了免費勞動,項目經費使用有明顯向財務負責而不是向科學研究負責的傾向。由于報銷制度的種種限制,逼著科研人員像小學生一樣向財務人員請教各種規(guī)矩,只要經費使用合規(guī),成果反倒成了無所謂的小事情。
再比如,科研項目重申請、輕研究現象突出。據不少科研人員反映,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填各類表格,填不對還要打回來重填,大量時間都浪費在這上面。在一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善于填表”已經成為一種“能力”,這種“能力”強的,就容易反復得到資助。
事實上,世界上一流的科研機構、一流的高校、一流的科技成果的創(chuàng)造,都有一流的科研管理制度來支撐和服務。給經濟裝上創(chuàng)新“新引擎”,使中國技術從“跟跑者”向“領跑者”轉變,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亟需深化科技領域的“放管服”改革,把該放給科研人員的權力還給他們,讓科研人員有更多精力時間,潛心研究發(fā)明發(fā)現,少一些羈絆束縛和雜事干擾,多一些時間自由探索。
深化科技領域的“放管服”改革,關鍵在于落實好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chuàng)造的基本原則。科技經費怎么分配?成果轉化效益分享比例多少合適?哪些需要管理,哪些不需要干預?成果評審規(guī)則如何制定?這些都是事關科技創(chuàng)新的重大焦點問題。解決好這些問題,重在做到“四個尊重”、貫徹好“四個尊重”。只有尊重科學研究的智力創(chuàng)造,尊重科學研究靈感瞬間性、方式隨意性、路徑不確定性等特點規(guī)律,才能讓更多“千里馬”競相奔騰,造就一大批能夠把握世界科技大勢、研判科技發(fā)展方向的戰(zhàn)略科技人才,催生一大批能夠引領世界科技潮流、助力經濟不斷躍上新臺階的一流科技成果。
責任編輯:李幼玲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ikesush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