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持續(xù)狂歡 空頭都去哪兒了
2016年11月25日 10:43 3132次瀏覽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分類: 期貨
國內商品期貨“雙十一”當日的“屠殺”慘劇還歷歷在目,眼下這一大類資產就“好了傷疤忘了疼”似地繼續(xù)扶搖直上——11月23日,內盤黑色系期貨開盤大漲,鐵礦石主力漲8.7%,熱卷、螺紋鋼漲超4%;24日,黑色系期貨遠月合約持續(xù)大漲——焦煤1705、1709合約漲停,鐵礦石1708、1711合約漲停,焦炭1704、1706漲超8%。
就全球來看,這種狂歡的局面都有增無減。國際油價亦在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凍產進程和通脹上升預期下獲得支撐。
更值得注意的是,鮮少唱多大宗商品的高盛近期也開始呼吁——“是時候了,加碼押注大宗商品吧。”不得不問,之前的“屠殺”正是因為前期商品漲幅過度、杠桿過猛,那么未來大宗商品是否還有持續(xù)上漲的基礎?供給側改革等因素究竟將如何影響現貨和期貨市場?海外又有哪些不確定性因素值得關注?
“當前商品期貨市場幾乎看不到空頭,做多情緒高漲。”直達國際金融服務有限公司資深交易員王洋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在“雙十一”當日,根據短期盤面和市場情緒,王洋已經預見到商品或將大漲,并準備向賬戶轉入資金加倉,但因賬戶故障而操作不順,一轉眼便發(fā)現市場直線暴跌。不過他仍然認為,盡管經歷了暴跌行情,但這樣的大調整反而是加倉的好機會。
“由于短期有色和黑色等部分品種漲幅過快,監(jiān)管趨嚴和量化交易等多種因素導致短暫流動性不足,由此引起的暴跌并不能改變商品期貨總體走牛的大格局,在做多通脹的大背景下,我們仍然看多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的大宗商品期貨行情。”王洋稱。
良運期貨交易員何北也對本報記者表示,“當前主要交易的就是人民幣貶值和通脹上行的邏輯。無論是期貨還是現貨市場,都看不到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供給側改革下,供需關系偏緊,現貨價格較高;中長期來看,明年5月合約可能存在壓力。”
“屠殺”后市場火熱依舊
回顧11月11日的夜盤,至今仍令人觸目驚心。盤初,期貨多頭再現碾壓之勢,黑色系、有色系、棉花和橡膠等品種接連大面積漲停。然而,20分鐘之后,情況急轉直下,由菜粕下跌開始,螺紋鋼、熱卷、焦煤、焦炭等品種迅速下跌,平均跌幅近5%,PTA、棉花、橡膠等更是在幾分鐘內從漲停切換至跌停,期貨市場上演了罕見的多空“雙殺”。
對此,王洋對記者表示,其實大資金并沒有實質性撤離,甚至暴跌后還出現大力加倉的情況。主要原因在于,“此前短期內漲幅過大,單邊預期強烈,再加上監(jiān)管政策對一些品種的持倉上限進行了限制,也對資管產品的杠桿進行了清理,導致短期流動性缺失。同時程序化交易的止損導致市場暴跌加劇,以至于部分品種擊穿了期貨公司的保證金底線,必須強行平倉。”
具體的監(jiān)管政策包括,11月9日,上期所、大商所、鄭商所三大期貨交易所再出商品期貨調控政策。上期所調整螺紋鋼、天然橡膠及錫相關合約交易手續(xù)費。大商所表示,自2016年11月11日收盤后(當周周五夜盤交易時段起),非期貨公司會員或者客戶在焦炭和焦煤品種,單個品種、單日開倉量不得超過1000手,并且調整焦炭、焦煤品種保證金和鐵礦石交易手續(xù)費收取標準。
“當晚我在看盤,即時把多單平了,又下了一些空單,小幅盈利。其實,此前所有品種都在大幅連續(xù)漲停,這種趨勢必定是不可持續(xù)的。”何北告訴記者,“可能還會出現買外盤空內盤來做外匯套利的,這對內盤也會有影響,尤其是當套利資金規(guī)模比較大的時候。當時基本沒有對手盤,只要有一點風吹草動,外加程序化的止損,就很容易爆倉。”
“雙十一”前,商品市場的漲勢的確過于瘋狂。焦炭16連陽、焦煤及鐵礦石接連大漲,有色金屬行情啟動,農產品加入狂歡,期貨市場繼4月上演黑色系行情之后,“十一”長假后再度陷入“瘋狂”。以焦炭為例,有交易員感嘆——2016年1月15日才558點左右,如今最高漲到2276點多,不到一年漲了3倍。
不過回調過后,市場情緒并沒有偃旗息鼓,記者多方采訪后發(fā)現,除了看好股市以外,各界仍然看好商品市場年末和明年初的交易機會,而對中短期的債市走勢相對看空,這多數是基于對通脹走勢和全球風險情緒的判斷。
高盛本周稱,隨著全球范圍內的制造業(yè)都在回暖,投資者明年應該押注大宗商品價格會走高。這是該集團在4年多以來首次推薦加重對該資產類別的押注,高盛也是華爾街最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商。
10月,全部主要地區(qū)的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都在走強,推動了鐵礦石、銅及其他基礎金屬的上漲勢頭。高盛上調了其對鐵礦石的價格預期,原因是鋼鐵使用量意外反彈,大范圍的補進存貨刺激了需求,高盛還預期明年油價會上漲。
以柯里(JeffCurrie)為首的高盛分析師在周一(11月21日)的報告中稱:“近期全球PMI都在加速回升,意味著大宗商品市場正進入一個更為強勢的周期。供應限制政策應該在短期內利多石油、焦煤及鎳,而成本削減措施則將刺激天然氣及鋅的需求。”
供給側改革助推價格回升
當前市場情緒之所以樂觀,與商品的基本面緊密相關,這和年初的那波上漲邏輯截然不同。
其實,早在今年3月,國內大宗商品就開啟了一波反彈。例如,當時最引人關注的無疑就是“瘋狂的鐵礦石”,其價格自去年12月的低點暴漲60%,然而多方分析師并不看好其可持續(xù)性,并認為鐵礦石的供需基本面依然疲軟。
當前,商品上漲的基礎似乎更加扎實。王洋告訴記者,“年初的上漲邏輯在于市場在消息面刺激下的超跌反彈,同時計入了供給側改革的影響。”此外,每年年初又是中間經銷商補庫存的時候,需求還是有的,結果就會造成階段性的供不應求和產品提價。
而眼下,“供給側改革的力度較強,確確實實出現了供給不足的情況。”王洋舉例稱,包括如橡膠等產品的供求都僅僅是平衡而已,“如焦煤、焦炭等品種的現貨對期貨是升水的,可見現貨供給跟不上,例如有些廠焦炭等只有5~7天的存貨,那么無論多貴的現貨都必須要補倉,不然就無法開工。”
此外,他也表示,經歷了過去幾年的大宗商品熊市以及去產能進程,“一些支撐不下去的小公司其實已經倒下,因此行業(yè)集中度在不斷提高,產能越發(fā)集中。那些存活下來的大型企業(yè)一般比較保守,它們在過去五年里日子并不好過,因此即使短期行情來了也不敢大力擴大產能,因此產能不一定馬上上來,這也利好商品價格。”
何北對記者表示,“由于工程機械產銷旺盛(包括存在地方對機械設備強制性報廢的可能),橡膠需求也異?;鸨?rdquo;他仍持續(xù)看好2017年1月的橡膠合約(1701),“無論期貨還是現貨,都看不到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但中長期來看,可能要警惕明年5月的合約,例如供給側改革最為利好的品種——煤炭,國家政策層面已經開始擴大煤炭供應了。”
國金證券表示,今年商品產能的周期已經到了新的階段,“從采礦、黑色、有色等行業(yè)的固定資產投資來看,2011年之前一直維持高位,從2011年開始快速下滑,考慮到周期行業(yè)的開發(fā)周期,現在大概率已經影響到供需結構,產能周期已經發(fā)生扭轉。在此背景下,一旦出現行政性的去產能、出現需求的弱復蘇、出現投機資金的涌入,大宗商品價格向上的彈性就會比較大。”
既然產能周期已經進入新階段,現在最重要的問題便是——商品的反彈能持續(xù)多長時間?
國金證券稱,雖然這一問題極具不確定性,但如果從歷史中找規(guī)律,這一次大宗商品的反彈是發(fā)生在2000~2011年十年牛市、2011~2015年近六年熊市之后,“歷史上上一次可比的經驗是,1971~1980年十年牛市、1980~1986年六年熊市之后,大宗商品價格反彈了2年。”
此外,近期一大不可忽視的趨勢則是人民幣貶值,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助長了商品的狂歡。“現在國內外都存在很大不確定性,人民幣下行趨勢則較為清晰,這一定程度上利好商品,尤其是焦炭、橡膠、鐵礦石等,但糧食類的金融屬性比較差,大豆則必須要參看外盤。”何北稱。
警惕“特朗普式通脹”預期逆轉
談及未來的大宗商品前景,除了基本面、交易性因素等,預期是不可忽略的部分。正如上述多位交易員所述,當前交易的就是通脹上行的邏輯。除了國內實際通脹預期的小幅攀升,更多的其實來自于海外預期——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tǒng)后,美國國債收益率飆升,其大興基建的施政綱領抬升了各界對于美國的通脹預期,并傳導至全球。
特朗普勝選后的一周內,渣打銀行便調升了其對于核心PCE(個人消費支出)的預期,這也是美聯儲青睞的通脹指標,渣打預計該指標在2016年為1.7%(+0.1%),2017年料為1.8%(+0.6%),2018年為3%(+1.4%)。這一切似乎都在暗示,權益類資產和大宗商品將繼續(xù)走俏。
那么不得不問,這種通脹預期究竟會否落空?畢竟特朗普并未正式就任,“我們并不知道他和他所領導的政府是否能夠將這些主張落實。然而,面對當前經濟現實的制約(如財政赤字),他作出的部分承諾到底能兌現多少,我們仍將拭目以待。”橡樹資本聯席董事長霍華德·馬克斯(HowardMarks)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興業(yè)研究近期還“潑了一盆冷水”——“再通脹”憧憬或落空。興業(yè)研究認為,綜合考慮特朗普基建政策、大宗商品聊勝于無的新增需求,以及能源獨立性造成全球原油過剩加劇,特別是考慮到基建拆遷的困難,市場當下對“特朗普新政”的通脹預期很可能高估了。
興業(yè)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告訴記者:“根據我們的測算,特朗普提出5500億投資計劃,所帶來的新增粗鋼、精煉銅需求大約相當于2015年全球粗鋼和精煉銅需求的0.4%和0.2%,在全球鋼鐵和有色總體過剩嚴重的背景下,如此有限的需求應該無法對價格產生明顯影響。”
“此外,特朗普計劃推動能源革命,使美國成為能源凈出口國。從原油角度上看,盡管美國難以實現原油自給,但如果美國頁巖油產能利用率提高,則可能加劇全球原油的過剩程度,對原油價格形成壓力。”魯政委表示。
就國內而言,中航信托宏觀策略總監(jiān)吳照銀對本報記者稱:“受制于貨幣政策向價格型工具的轉變和食品價格波動的放緩,未來通脹的波動有望下降。預計未來五年中國的CPI將在2%到3%之間波動,波動率下降。”他認為,從國外的經驗看,基于利率的貨幣政策調控將更關注通脹,甚至以穩(wěn)定通脹作為目標,并通過采用利率走廊等形式來實現該目標。
責任編輯:李錚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ikesush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