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創(chuàng)新“咬”出新的增長點
——自硬公司模具分廠輥壓齒成品加工項目建設側記
2018年10月18日 8:28 8877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硬質合金 作者: 羅國云
2018年,自貢硬質合金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自硬公司”)模具分廠把輥壓齒成加工藝研究及應用項目建設作為頭號工程推進。目前,該項目日產能突破3000件,產品一次合格率實現(xiàn)99.8%,加工單位產品成本同比減少53%,實現(xiàn)了輥壓齒成品加工能力、質量、成本的全面新突破,該項目已成為了自硬公司模具分廠新的經濟增長點。
向裝備自動化邁進
自動化、智能化的生產方式,是制造行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也是自硬公司轉型升級發(fā)展的必由之路。但自動化、智能化的道路著實沒那么好走。
“事關分廠有沒有未來,我們必須打好這場自動化升級的攻堅戰(zhàn)。”自硬公司模具分廠廠長郭永東多次在公司內部會議上強調。同時,輥壓齒成品加工裝備的自動化升級也已在2017年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
“輥壓齒成品的加工,包括外圓柱面、底平面、球面的加工。其中除平面磨床加工底平面可采用成組裝夾外,無心磨床加工外圓柱面、多用磨床加工球面都必須單件加工,如采用手動送料、卸料,效率就肯定不會有多大提高。”項目主要負責人、自硬公司級專家羅國云介紹說。項目建設之初,裝備部和項目組就無心磨床、多用磨床的自動化送、卸料方案進行了詳細的討論,經過多方驗證,最終將方案確定下來。
好事多磨,無心磨自動送料系統(tǒng)試用的第一天,羅國云就接到操作人員的反映:“這個送料系統(tǒng)不好用,加工出來的產品質量不好,還不如我一件件地擺呢。”經設備員與廠家多次溝通,優(yōu)化系統(tǒng)運行的相關參數(shù)后,自動送料系統(tǒng)滿足加工產品的質量要求,實現(xiàn)了1人可同時看管多臺設備,加工效率提升了2倍多,操作人員勞動強度大大降低,目前3臺無心磨床全部配備了自動送料系統(tǒng)。在裝備部專業(yè)人員的建議下,多用磨床最終采用的自動裝卸料系統(tǒng),不但其成本比預算減少30多萬元,而且后期設備維護和維修更加方便,真正實現(xiàn)了用更少的錢,辦更多、更好的事。
在多用磨床手動加工的輥壓齒球面,其尺寸、位置依靠肉眼判斷,加工的產品一致性不高,為保證球面加工質量的穩(wěn)定性,多用磨床的數(shù)控改造也就尤為必要。自硬公司模具分廠機加工段長李向東說,多用磨床的數(shù)控改造堪稱“革命性”。其中就有一個插曲,某天下午4點多,羅國云接到郭永東的電話,要他馬上趕往設備改造廠家對其中的一個部件進行確認,但目標城市的長途汽車早已發(fā)車,他只好搭乘滴滴順風車,最終在晚上11點到達目的地,第二天一早立即趕到設備改造現(xiàn)場,對該部件進行了確認。收獲終不辜負汗水,“革命性”改造后的數(shù)控多用磨床,加工球面質量的穩(wěn)定性得到采掘合金事業(yè)部和終端客戶的一致認可。
“這些部件,不少關鍵部分是我們分廠自己設計制作的。”李向東介紹說,像數(shù)控多用磨床用的卡頭,外部采購的成本高不說、在途時間還很長,而自硬公司模具分廠自行制作的成本不到外購的四分之一。
探索更優(yōu)化的工藝
工藝不可行,一切等于零,在輥壓齒的成品加工中,難點是球面的磨加工。早在2015年,自硬公司模具分廠就進行了輥壓齒球面磨加工的嘗試,但歷經3次工藝改進,取得的效果不甚理想。
用“柳暗花明,峰回路轉”來形容輥壓齒球面加工工藝的改進過程再合適不過。羅國云說,其中最難的一部分就是砂輪改進,無論是砂輪的結構,還是材質,我們都經過多次改進驗證。如球面與外圓柱面要求圓滑過渡,以前采用的是鉗工手工修整球面與外圓柱的過渡段,不但加工產品的一致性不好,也存在安全隱患。我們通過改進很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加工的產品質量大幅度提升,單片砂輪加工產品的件數(shù)同比提高了4倍。
在加工過程中,產品表面水跡腐蝕印一度成為質量穩(wěn)定的絆腳石。項目組人員多次請教公司內外專家,并與磨削液供應商溝通,根據產品材質提出防腐要求,經過一個星期的配兌、加工、浸泡試驗,未出現(xiàn)表面水跡腐蝕的產品。后期,有一批加工成品送往生產分廠后,其中4件產品出現(xiàn)了水跡腐蝕印。即使是不值一提的4件產品,項目組也高度重視,馬上聯(lián)系生產分廠“召回”,并最終確定不是由于磨削液原因造成的。當被問及為什么對每個小問題都要特別關注時,羅國云回答說:“蝴蝶效應告訴我們,沒出問題,都是小事情;出了任何小問題,都會演變成大事情。”經過后續(xù)的進一步改進,項目組還申請了2項國家專利。
“同時,我們也正在向更高質量要求的產品發(fā)起挑戰(zhàn)。”自硬公司模具分廠副廠長時世榮說,因為終端客戶對輥壓齒的品質要求越來越苛刻,項目組的工藝改進一直沒停止,我們有信心能夠達到“下一個目標”。(羅國云)
責任編輯:周大偉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ikesush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