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廢地可改建為科普園
訪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院長張興凱
2019年05月30日 9:21 2524次瀏覽 來源: 中國礦業(yè)報 分類: 地質礦業(yè) 作者: 熊 麗
按照有關規(guī)劃,到2020年北京非煤礦山將基本退出。礦山退出后,廢地怎么辦?近日,《經濟日報》記者專訪了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院長張興凱。
問:張院長您好。請問您認為應該如何更好地利用礦山廢地呢?
張興凱:可以變廢為寶,建設國家安全健康生態(tài)應急科普園。我認為,這樣做不僅可以節(jié)省礦山廢地復墾的大量投資,還可以解決礦山退出后企業(yè)職工的安置問題。
其實,工業(yè)化國家大多都建立了國家安全應急救援綜合性訓練基地。例如,美國德克薩斯城的災難谷、澳大利亞墨爾本消防訓練基地,韓國江原道太白365安全主題公園等。安全如此,健康、生態(tài)保護、應急救援也是如此。
問:可否具體舉例說明一下?
張興凱:以首云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的密云鐵礦為例。作為北京最大一家國有非煤礦山,首云鐵礦位于北京市密云區(qū)巨各莊鎮(zhèn),建于1959年,1971年正式投產,預計2020年退出,退出后的礦山廢地為5128畝。與其相鄰的北京市密云區(qū)威克冶金原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鐵礦也將在2020年退出,將產生礦山廢地5000多畝。
這1萬多畝礦山廢地可以建設面向廣大市民,特別是面向嬰幼兒和中小學生的教育、培訓、實訓、體驗、演練、實驗等項目,建成一個使孩子們在娛樂中接受相關知識和教育的場所,以及具有鮮明的安全、健康、生態(tài)保護、應急科技創(chuàng)新的場所。
問:礦山退出后留下大量的廢地、露天礦坑、尾礦庫及地下巷道等設施,您認為這些設施應該如何處置?在科普園的建設方面,您還有什么好的建議?
張興凱:這些設施可用于科普園建設,可以節(jié)省大量的建設資金。礦山廢地復墾、職工下崗安置、礦山閉礦、尾礦庫關閉、排土場關閉、露天礦閉坑等問題,也將隨之得到解決。例如,露天礦坑可改造為旅游安全健康應急體驗場所,礦井可改造為“地心游記”探險樂園等。
在科普園的建設上,我建議可以采用國家規(guī)劃、政府引導、企業(yè)投入的建設思路。國家進行科普園的總體規(guī)劃,政府投入少量的引導性建設資金,建設資金以企業(yè)投入為主?!?/p>
責任編輯:陳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ikesush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