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AV男人的天堂,大片免费播放午夜神器,俄罗斯肥女巨肥性高清,国产aⅴ精品,重口黄暴肉特虐小说,火辣日本少妇,涩涩久久久

守正創(chuàng)新 努力完善全球鈷定價體系

2022年06月05日 9:52 6857次瀏覽 來源:   分類: 重點新聞   作者:

守正創(chuàng)新 努力完善全球鈷定價體系

徐愛東  劉磊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協會鈷業(yè)分會 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 背景

自今年4月份開始,受到鋰、鎳價暴漲和上海疫情影響,國內三元系材料需求斷崖式下跌,鈷冶煉企業(yè)訂單被大幅取消、國內鈷鹽產品價格持續(xù)下行。5月份硫酸鈷價格從月初時的11—11.2萬元/噸下跌至8.5—8.7萬元/噸,跌幅接近20%。但是FASTMARKET(原英國金屬導報,簡稱MB,下同)金屬鈷報價居高不下,近一個月維持在39美元/磅左右,導致國外價格遠高于國內。同時,通過進口原料生產的產品,成本都高于國內市場銷售價格。目前,國內冶煉企業(yè)去年簽訂的長單鈷原料正陸續(xù)到貨,生產一噸鈷鹽反而要虧損十幾萬。冶煉企業(yè)同上游礦商經過協商,在原料采購時獲得了少量折扣,但相比產品銷售的虧損來說只是杯水車薪。國內多家企業(yè)就此問題和MB進行了溝通,建議MB報價時要充分考慮中國鈷鹽價格權重,但收效甚微。在內外金屬鈷存在較大價差情況下,一些鈷鹽企業(yè)轉產金屬鈷出口,但出口報價降至30美元/磅,國外仍無人接盤。

由于國內外市場存在巨幅價差,導致企業(yè)正常生產經營難以為繼,加之目前國內受疫情影響,各項經濟活動活力下降,預計二季度鈷的消費依然低迷。部分冶煉企業(yè)和原料供應方達成協議,同意往后順延作價月,按照訂單量50%的比例將4—6月的作價延后到7—9月。

近幾年,國內外價格倒掛時有發(fā)生,主要原因是兩個市場的結構不一樣。全球原料生產主要集中在非洲,且價格一般采取MB報價低幅乘以作價系數來調節(jié)。鈷冶煉產能多集中在中國且企業(yè)多,鈷的消費國內以鈷鹽為主、歐美主要是電鈷。這幾年鈷市場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鈷鹽的份額增長更快,而電鈷相對穩(wěn)定且占比不斷萎縮。市場對MB以歐洲市場少量電鈷成交價作為全球價格基準的機制一直有詬病。本文重點分析全球鈷價機制形成的歷史以及近20年市場變化的特點,對如何進一步完善全球鈷定價體系提出一些建議。

二. 全球鈷價格形成機制回顧和現狀

1、歷史回顧

在國際市場上,金屬鈷的交易并沒有一個特定的交易所。目前,國際市場鈷價一般是MB通過電話聯系歐美主要生產企業(yè)和貿易商,獲得最新的電鈷成交價并向全球市場公布。MB之所以戰(zhàn)勝了當時的主要鈷生產企業(yè)報價,最根本的原因是其能真實反映當時市場情況。

自從1978年開始,鈷的銷售開始接受生產者報價和自由市場報價兩種價格,兩股力量交互作用。開始國際市場上鈷的銷售以生產者報價為主,主要生產者Union Miniere、Gecamine價保持一致。但是1978—1980年第一次鈷危機爆發(fā),削弱了生產者報價在市場上的地位,強化了不太精確的自由市場報價。整個80年代,自由市場報價伴隨著生產者報價而上下波動。1984年,ZCCM和Gecamine聯手限制產量,使鈷價穩(wěn)定在11.45—11.75美元/磅,表明這兩個生產者在價格形成機制上的領導地位。

1985年前,國際鈷市場基本保持供需平衡,但1985年第四季度,產量和庫存量之和超過了需求量,自由市場上貿易商的供應也較多,生產商將多余的產量轉移給商人,以減少庫存壓力,鈷價格從11美元/磅跌至6美元/磅。一些中小生產者的恐慌性拋售甚至將價格打至更低,在這種關鍵時候,Gecamine是當時市場上彈性最大的供應者。

當市場供不應求時,Gecamine能滿足市場缺口;當市場供大于求時,Gecamine的競爭者要尋找市場份額,報價肯定要比Gecamine的低,而Gecamine為了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只有報出更低的鈷價。只有當鈷價跌至多數生產者成本線以下時,價格才有可能止跌。但當時鈷主要還是銅的副產品,剛性成本支撐弱。為此,1986—1987年Gecamine和ZCCM又一次聯手減產,將鈷價穩(wěn)定在8美元/磅。

1987—1990年期間,Gecamine希望使其鈷的收入最大化,因此在制定價格上也采取了較為謹慎態(tài)度。他們意識到鈷收入最大化的根本在于鈷消費量逐年穩(wěn)定增加,而消費量逐年穩(wěn)定增加的前提是價格穩(wěn)定、貨源充足。因此在1987—1990年期間,生產者鈷價只提過3次,自然自由市場鈷價也是聞風而動。

在1987—1990年期間,Gecamine還曾探索一種與消費者簽訂長期供貨合同的做法以穩(wěn)定市場。合同期一年、價格鎖定、貨源有保證,并且對大批量的購買者在價格上享有10%優(yōu)惠。但好景不長,由于Gecamine在價格維護方面不能保證,一些中小用戶可以從其他生產者或貿易商購買,批量和價格也較靈活,只有那些年用量在100噸以上的大用戶才愿意與他們簽訂這樣的合同。這段時間,Gecamine和ZCCM在鈷供應歷史上的地位達到了頂峰。1990年,銅基副產鈷量占世界精煉鈷總產量的78%,是歷史上最高的。

90年代中期,Gecamine生產遇到了困難。1990年9月,Gecamine的主要富鈷礦——Kamoto礦嚴重垮塌,該地區(qū)鈷產量只有以前的1/3。同時,剛果(金)的政局進一步惡化,客戶同其簽定的長期合同發(fā)貨期延遲。由于Gecamine庫存量下降,市場對其能否履約發(fā)生懷疑,1991年生產者報價幾乎毫無意義可言。此時,贊比亞ZCCM看到了機會,當Gecamine不能履約供貨時,就以接近歐洲自由市場價格將鈷賣給幾個貿易商。1991年底—1992年,非洲生產者價格為25美元/磅,但幾乎所有供應的金屬都按30美元/磅自由市場價格交易。

1990—1992年期間,俄羅斯的鈷逐漸進入市場。俄羅斯99.3%鈷主要以鈷錠形式供應,剛開始客戶不太喜歡使用,3—5千克的鈷錠很難處理,而非洲的鈷片和切割的鈷較方便使用,因此差價約5—7美元/磅。

剛果(金)和贊比亞連續(xù)穩(wěn)定的鈷供應,在俄羅斯低價供應和當時全球鈷需求不振的雙重沖擊下處境艱難。1992年6月份,自由市場鈷價跌破生產者報價并持續(xù)到1993年8月份。面對這種形勢,非洲生產者很不明智,他們一方面為了避免鈷價像1985—1986年爆跌,另一方面為了獲得更好收入,試圖將鈷價穩(wěn)定在25美元/磅卻被市場拋棄。1992年底,兩個公司鈷庫存高達9000噸,當年11月份,不得不將鈷價降至18美元/磅,仍高于自由市場上的交易價格。自由市場價格終于戰(zhàn)勝了生產者價格,確定了在市場中的位置。

2、現實狀況

自1992年起,MB開始公開出版兩種級別的鈷價,分別為標準級鈷價(含量99.3%)和合金級鈷價(含量99.8%)。隨后在2019年該機構又公布了國際市場鈷原料價格(氫氧化鈷,鈷含量30%)以及鈷原料價格系數(以標準級鈷價為基數的百分比系數)。

國內外市場參與者目前均以MB報價為指導進行交易,在系數和原料報價未正式上線之前,鈷冶煉廠采購鈷原料時都與原料供應商進行協商,定好以標準級鈷月度均價為基數,再乘以協商后的系數即為鈷原料的成交價格。

2021年全球精煉鈷產量16.7萬噸,以30美元/磅均價計算,市場體量約為110億美元??紤]到從原料到冶煉、冶煉到材料至少有兩道交易,外加一些貿易機構介入,全球鈷市場實際體量在250億美元/年左右。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鈷原料進口國,以及最大精煉鈷生產國和加工產品出口國,在原料采購和加工品出口時一般按照MB金屬報價及原料參考系數去執(zhí)行。每年年末,國內主要冶煉廠都會與嘉能可等海外主要原料供應商進行談判,協商好原料供應量和大致價格系數。中國企業(yè)談判總體話語權不強,加工產品出口基本按照MB報價乘以相對固定的百分比系數。因此MB的鈷報價貫穿了整個產業(yè)鏈,上下游廠商均以該機構的鈷報價作為基準,協商鈷產品的買賣。

三. 從價格演變的歷史看影響市場的因素

從1980—2021年鈷價走勢來看,全球鈷市場大致分為四個階段。

階段I:以剛果(金)為主、DLA拋售為輔的供應側主導市場,信息不透明,導致價格劇烈波動。

2002年以前,全球鈷市場主要是受供應方影響較大,尤其是剛果(金)占據全球鈷資源的絕對地位。1991年美蘇冷戰(zhàn)結束后,兩國均有大量的儲備鈷投向市場,加上當時通訊手段落后,供需雙方信息不透明,國際國內貿易商異?;钴S,導致市場價格常常劇烈波動。

階段II:3C用戶急劇增長,以鈷酸鋰為代表的鈷需求劇增。

2002—2016年,隨著鋰離子電池的普及,全球3C市場快速擴張,以及產品更新換代,以鈷酸鋰為代表的鈷需求劇增。根據CDI和日本三井的統(tǒng)計數據,2002年全球鈷的消費量為3.8萬噸,其中最大的領域是占26.5%的高溫合金,其次是占19.6%的電池。2002年中國精煉鈷消費量5500噸,其中電池占32%。到2016年,全球精煉鈷消費量達到10.4萬噸,其中電池占55.8%,高溫合金占比降到15%。

2002年全球精煉鈷產量4萬噸,其中中國只占5%。2016年全球精煉鈷產量11萬噸,中國占比達到55.5%。

2007年2月歐盟批準了Norilsk購買OMG鎳業(yè)務。Norilsk每年提供給OMG金屬鈷2500噸、粗制氫氧化鈷2500噸、粗制硫酸鈷1500噸和用在OMG電化學業(yè)務上的各種鎳基材料。這次整合,使得OMG每年掌握在手中的鈷金屬量達到1.3萬噸,而2007年全球精煉鈷產量才5.6萬噸,這一業(yè)務調整,增強了鈷行業(yè)的壟斷性。

加之2007年三月剛果(金)方面又傳出政府將限制原料出口的消息。在需求端,由于3C消費爆發(fā)導致鈷需求大增,這是2007—2008年價格暴漲的主要原因。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fā),投機盤出貨,加上2009年原屬于自由港的TFM項目投產,打破了市場上供應壟斷格局,鈷價一落千丈。期間雖有幾次反彈,但終究效果有限,鈷的低價一直持續(xù)到2015年。

階段III:新能源汽車爆發(fā)疊加5G/可穿戴設備普及。

2017年—2021年H1,隨著4G、5G技術逐漸成熟,傳統(tǒng)手機升級換代,無人機、IPad等各種新型電子產品問世,市場對3C需求繼續(xù)保持旺盛。加之從2016年起全球電動汽車發(fā)展逐漸形成氣候,動力電池從起初的磷酸鐵鋰一統(tǒng)天下轉為三元、磷酸鐵鋰各表一枝,來自三元動力電池的用鈷量逐年增長。

在2015年底,因為鈷價持續(xù)低迷,中國國儲還發(fā)起過一次收儲。收儲的刺激和需求邊際增量導致2017—2018年期間國內外鈷價又出現一輪暴漲。此后動力電池低鈷化打壓了市場炒作情緒,加上礦端供應增加,鈷價逐漸回落,2020年底國儲又一次發(fā)起少量收儲。

階段IV:2021年H2—至今,鈷的戰(zhàn)略金屬特性戰(zhàn)勝電池低鈷化輿論,價格觸底回升。

2021年之前,中國在新能源汽車上游相關金屬方面布局良多,其他國家鮮有聲音和動作。自2021年6月份以來,美國、韓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qū)頻頻發(fā)聲,表達對上游鎳鈷鋰資源的關注。

2020年11月,工信部發(fā)布《新能源汽車產業(yè)規(guī)劃2021—2035》,推動動力電池全價值鏈發(fā)展。鼓勵企業(yè)提高鋰、鎳、鈷、鉑等關鍵資源保障能力。

鈷作為重要戰(zhàn)略金屬,在美國公布的35種關鍵礦產目錄、歐盟提出的30種關鍵原料清單中,鈷都赫然在列。美國2021年公布的《鋰電藍圖2021—2030》,明確將保障上游鎳鈷鋰等能源金屬原材料供應和建立完整的電池回收產業(yè)鏈作為行動目標。

2021年6月,拜登政府發(fā)表了《建立彈性供應鏈、振興美國制造業(yè)和促進廣泛增長》的“百日評估”報告。對于動力電池來說,主要的供應鏈問題就是關鍵材料鎳、鈷、鋰、石墨的獲取,拜登政府擬采取支持國內鋰的提取、支持鎳鈷回收、在盟國投資鎳的精煉以及支持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鈷等措施!

2021年7月,韓國發(fā)布了2030年二次電池工業(yè)(K-Battery)發(fā)展戰(zhàn)略,明確提出構建穩(wěn)定的二次電池材料供應鏈,通過官民合作加強海外礦物資源獲取和改善儲備系統(tǒng),將回收材料的應用擴大到滿足國內電動汽車需求的水平,計劃將供應擔憂品種鈷的儲備擴大2—3倍。

動力電池、汽車產業(yè)進入到鈷消費終端后,對上游資源的供應穩(wěn)定性、定價機制透明性以及采購周期性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大量終端車企和電池企業(yè)紛紛參股上游鈷礦山項目。如2021年4月11日,寧德時代通過其控股公司入股洛陽鉬業(yè)在剛果(金)Kisanfu項目,共同投資開發(fā)這一世界級的大型銅鈷礦。德國寶馬從2020年開始直接采購鈷和鋰。未來寶馬所采購的部分鈷原料將直接來自嘉能可Murrin Murrin,部分鈷原料還將來自摩洛哥。

鎳鈷傳統(tǒng)上就是戰(zhàn)備物資,冷戰(zhàn)時期前蘇聯、美國的國防儲備量都比較大。冷戰(zhàn)結束后,俄羅斯和美國國防后勤署(DLA)紛紛開始向市場拋售鈷,鋰離子電池大發(fā)展是趕上了世界和平的大周期。2022年2月份俄烏沖突以來,北約成員國同意增加軍費到2%的GDP標準,德國、比利時等國家在戰(zhàn)爭一開始就宣布增加軍費。當汽車電動化遇上新一輪軍備競賽,有可能刺激對鈷的非常規(guī)需求。

四. 全球鈷產業(yè)結構發(fā)生了巨大變化

過去20年全球鈷產業(yè)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原料來源看,以往很長一段時間是剛果(金)一家獨大,從2001年占全球的19%一路提升至2021年的76%。未來隨著印尼鎳濕法項目中副產鈷走向市場,全球市場鈷的供應將多元化。預計2025年剛果(金)占比將逐步回落到70%、印尼提升至7.6%。

從精煉鈷產量區(qū)域分布看,2001—2021年,中國占比已從4%提升至77%,到2025年有望進一步達到80%。同期,歐美日的占比已從2001年65%降至21%,預計到2025年進一步降至14.3%。

從精煉鈷消費區(qū)域構成看,2001—2021年,中國占比已從13%提升至67%,到2025年有望進一步達到70%。同期,歐美日占比已由87%降至33%,預計到2025年進一步降至30%。

在精煉鈷產品結構中,2001—2021年電鈷占比已從57%降至17.5%,到2025年有可能進一步降至14%;同期鈷鹽占比則從35%提升至78%,2025年有望提升至82%。

從精煉鈷消費結構看,2001年以前鈷消費以高溫合金為主。2001—2021年高溫合金消費占比已由25%降至9.1%,預計到2025年將保持在7%左右;同期電池行業(yè)占比已由21%提升至72%,到2025年將進一步提升至81%。預計自2022年開始,電池行業(yè)用鈷中EV的占比將超過3C,成為第一大鈷消費領域。

由此可見,近20年隨著電池行業(yè)成為絕對的用鈷大戶,鈷產品結構中鈷鹽占比越來越高,且生產和消費重心都從傳統(tǒng)的歐美日轉移至中國。

五. 完善鈷價形成機制的建議

目前,由少量金屬鈷決定所有鈷產品價格的MB報價體系,難以適應全球以鈷鹽生產和消費為主的產業(yè)鏈供應鏈穩(wěn)定發(fā)展需要。全球鈷產業(yè)鏈供應鏈應在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的同時,要積極推動完善更加公正合理的鈷報價體系,切實維護鈷鹽生產和終端用戶利益。為此我們提出以下意見建議:

1、要努力穩(wěn)定全球鈷產業(yè)鏈供應鏈

雖然全球鈷產業(yè)本身規(guī)模不大,但對仍在艱難復蘇的全球經濟特別是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意義重大。一個正常合理的鈷報價體系必須準確把握不斷變化的市場供需基本面,有利于全球產業(yè)鏈供應鏈穩(wěn)定。盡管MB以金屬鈷報價有其歷史原因且暫難以逾越,但已不適應鈷鹽占全球鈷市場近80%份額的現實。希望MB與時俱進,進一步擴大和完善鈷報價體系中采價企業(yè)和區(qū)域,真實反映全球鈷市場特別是鈷鹽市場全貌,努力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chuàng)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tài)平衡。

2、要努力構建“產供銷”務實合作共同發(fā)展的全球鈷報價體系

全球鈷產業(yè)鏈供應鏈是一個有機整體,鈷礦產資源豐富國家和地區(qū)冶煉加工和消費能力相對不足,反之亦然,這是難以改變的客觀事實,也是全球貿易的基礎。鈷實體產業(yè)的命運要掌握在自己手里,要進一步強化“上下游、左右岸”溝通與協商,努力構建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全球鈷報價體系。只有不斷為終端用戶創(chuàng)造應有價值的報價體系,才能贏得未來。

3、要加強行業(yè)自律實現鈷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各個國家都在調整自己的產業(yè)鏈供應鏈。目前全球近85%的鈷冶煉產能集中在中國,既引起了相關國家的高度警惕,也有礙于我國轉變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世界工廠”發(fā)展模式。國內企業(yè)要加強行業(yè)自律,主動控制產能和產量進一步擴張,要把發(fā)展立足點放在國內,不斷提高對國內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的認識,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挑戰(zhàn),努力實現鈷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4、加快交易所定價平臺建設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鈷產業(yè)發(fā)展仍然處于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zhàn)都有新的發(fā)展變化。希望上海期貨交易所努力把握目前國內沒有鈷相關期貨品種,缺乏價格發(fā)現、對沖風險、公平成熟交易市場的機遇,參考國際銅合約的成功經驗,加快鈷期貨上市步伐。為做好鈷產業(yè)鏈供應鏈戰(zhàn)略設計精準施策,立足我國鈷產業(yè)規(guī)模優(yōu)勢、配套優(yōu)勢和部分領域的先發(fā)優(yōu)勢,服務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戰(zhàn)略性行業(yè),探索形成鈷全球定價中心!

責任編輯:孟慶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ikesush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