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礦二十三冶在印尼首個項目成功產出鎳鐵
2025年05月08日 10:59 514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稀有稀土 作者: 袁潔虹 文偉幸
項目出鐵現(xiàn)場
4月27日,由五礦二十三冶國際業(yè)務部承建的印尼CNI鎳鐵RKEF一期項目順利產出鎳鐵,標志著該項目正式進入試生產階段。這一重要節(jié)點背后,是項目團隊在700多個晝夜里,攻克回轉窯吊裝、電爐建設以及按時出鐵這“三座大山”時展現(xiàn)出的堅韌不拔與執(zhí)著專注,并創(chuàng)造了該公司在海外冶金建設領域的多項新紀錄。
一絲不茍
順利完成回轉窯吊裝
印尼CNI鎳鐵RKEF一期安裝工程的回轉窯,直徑5.8米、長130米,是RKEF鎳鐵冶煉工藝的核心設備,其安裝質量直接關系到整個生產工藝線的正常運行。團隊創(chuàng)新采用“分段預組裝+激光定位”工法,將安裝精度控制在毫米級。
該項目部多次組織人員對吊裝方案進行討論、細化和修訂,研究制訂了安全、經濟、高效的吊裝方案。同時,與監(jiān)理方、施工方充分謀劃,認真梳理各個施工環(huán)節(jié)。吊裝前,對吊車、地面、吊索具、設備本體等進行全面檢查,組織全體作業(yè)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該項目于2023年11月開始軸承座現(xiàn)場研瓦;2023年12月,吊裝底座、托輪,并進行筒體地面組對;2024年1月,正式開始吊裝第一節(jié)筒體,并于1個月內完成了1000余噸的窯體吊裝,僅用10天完成了筒體空中焊接,刷新了行業(yè)高效施工的速度。
追風趕月
保障電爐建設順利推進
印尼CNI鎳鐵RKEF一期安裝工程項目涉及的矩形電爐,在國內僅有中國十五冶有過類似施工經驗,而本項目安裝的電爐規(guī)模更大、工藝更為復雜。電爐作為項目的關鍵設備,建設過程凝聚了項目團隊的無數心血,由于該項目地處偏遠地區(qū),材料采購有諸多限制,面對急需的材料缺口,該項目部采取多點布局策略,分別在國內和雅加達、肯達里安排常駐采購人員,確保材料供應及時到位。
每逢春節(jié),該項目團隊堅守崗位,精準施策,高質量完成了電爐及回轉窯的安裝任務。特別是在電爐耐火磚砌筑及回轉窯耐材澆筑等關鍵工序上,提前10天完工,且質量指標優(yōu)于國家規(guī)范,為電爐順利點火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也填補了該公司在矩形電爐施工領域的空白。
3月7日,72MVA矩形電爐成功點火。該項目總包方中國恩菲向項目團隊發(fā)來表揚信,稱贊項目管理團隊在項目建設中展現(xiàn)出卓越的專業(yè)能力和攻堅克難的精神,評價其“以科學管理保障高效履約”“全流程嚴控質量”,并特別提到“在工期壓縮的情況下仍提前完成施工任務,充分彰顯了貴司在冶金建設領域的實力”。
卓越追求
全力沖刺出鐵目標
業(yè)主設定的“4·30出鐵”節(jié)點目標,被監(jiān)理和總包方一致視為“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該項目部實施“兩班倒”作業(yè)模式,建立“小時級”進度管控體系,全體成員日夜奮戰(zhàn),與時間展開激烈角逐。
圍繞按時出鐵目標,該項目部協(xié)同總包、監(jiān)理等相關單位倒排工期,細分各子項施工特點,提前溝通協(xié)調人員、機械、材料備件的供應情況。從4月6日電爐成功送電,到4月18日成功出渣,再到4月27日成功產出鎳鐵,該項目團隊創(chuàng)造了該公司大型鎳鐵矩形電爐從開始送電到產出鎳鐵僅用21天的紀錄,出鐵節(jié)點較原計劃提前3天達成。
浮舟滄海,立馬昆侖。五礦二十三冶國際業(yè)務部將乘著時代大潮闊步向前,搶占加速構建“一帶一路”冶金建設新高地,堅持合作、互利、共贏發(fā)展理念,將更多的中國方案、中國技術、中國建造推介給共建國家。
責任編輯:任飛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ikesush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