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為國找礦”的誓言寫在雪域荒漠——江西省地調院基礎所新疆分院的地質援疆故事
2025年08月14日 13:5 774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地礦建設 作者: 劉元鵬
地質隊員攜手橫渡加勒萬河
在天山腳下,昆侖深處,活躍著一支驍勇的地質找礦隊伍——江西省地質調查勘查院基礎所新疆分院(以下簡稱“新疆分院”)。他們22年如一日,踏破缺氧高原,勘遍風沙荒漠,把“為國找礦、服務發(fā)展”誓言與行動寫在新疆大地上。
22年間,他們是如何做到長期堅守、無怨無悔的?這得益于新疆分院黨支部以黨建為堅強引領。他們用信仰鑄魂,以業(yè)務為基,在昆侖山下筑起一座紅色的江西地質堡壘。
探礦先鑄魂 找礦先看齊
“探礦先鑄魂,找礦先看齊。”新疆分院黨支部書記何國建的這句話,道出了新疆分院黨支部扎根邊疆的密碼。這支常年奮戰(zhàn)在雪域荒漠的隊伍,始終把政治建設刻在心頭,讓理想信念成為穿透戈壁的一束光。
在西昆侖康西瓦烈士陵園的墓碑前,黨員們一次次重溫入黨誓詞,將“喀喇昆侖精神”揉進地質錘的每一次敲擊中;在馬蘭基地的舊址上,“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馬蘭精神”被他們寫進每一份地質報告的字里行間。
扎根邊疆15年的何國建,更是帶著黨員把這些精神轉化為組織力量。作為找礦一線“領頭雁”的何國建,是黨建工作的“主心骨”,他與黨支部委員會形成合力,用技術、意志、紀律為項目“上鎖把關”,讓黨支部像精密的地質儀器般高效運轉。
“黨員帶頭干、隊員跟著學”的傳幫帶傳統(tǒng),讓這支隊伍生生不息。野外帳篷里的“地質課堂”上,老專家手把手教年輕隊員看巖心、繪剖面圖。如今,1名正高級工程師、4名高級工程師組成的“技術尖刀班”成了新疆地質勘查的中堅力量。從紅土圣地走出的地質隊伍,正是靠著這股薪盡火傳的勁兒,硬是在天山昆侖的崇山峻嶺間扎下了根。
“黨建不是虛功,要落在每塊樣品、每份報告里。”這是新疆分院黨支部始終不變的信條。正是在這信條的指引下,他們把找礦報國的行動寫進了昆侖山深處。
何國建帶著隊伍在西昆侖大紅柳灘冒雪前行,黨員們在零下30℃的帳篷里核對數(shù)據(jù),用凍僵的手指在圖紙上標注礦脈;新疆分院黨支部委員朱昌杰帶領隊員頂著地表50℃高溫穿行沙漠,背著20多公斤的儀器踏過滾燙沙丘,汗水浸透的衣衫結成鹽霜。最終,經(jīng)過該團隊的共同努力,找礦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
黨員在 陣地就在
在新疆分院黨支部引領下,黨員們帶著隊伍在雪域荒漠中書寫擔當,每個人的故事里都藏著團隊成功攻堅的密碼。
從青藏高原轉戰(zhàn)新疆雪域荒漠,何國建15年的地質邊疆路,是新疆分院黨支部扎根邊疆找礦不止的真實寫照。2015年,他和隊員們挺進海拔5400米的西昆侖無人區(qū)。他們與暴風雪為伴,用凍紫的手指繪制地質圖,讓一個又一個找礦成果清晰標注在“生命禁區(qū)”。
黨員朱昌杰10年的地質援疆路,寫滿“與天較勁”的堅持。在阿爾金山和帕米爾高原,他每天徒步15公里以上,在陡峻山路上手腳并用記錄礦化點;在羅布泊的高溫中,他帶領隊員背著儀器穿行,汗水結霜仍咬牙前行,最終啃下金銅礦普查這塊“硬骨頭”。
二次進疆的黨員王斌,是年輕隊員的“領路人”。在海拔3500米的木吉鄉(xiāng),他忍著高原反應建設基地,帶著隊伍攀懸崖、穿峽谷尋找“寶藏”。作為年輕的“老黨員”,他總走在最前面、干在最險處,把新疆分院黨支部傳幫帶的傳統(tǒng)落在實處,年輕隊員跟著他學的不僅是技術,而且是那份扎根邊疆的韌勁與執(zhí)著。
黨員陳士海把黨員帶頭干的要求變成了“向我看”的自覺行動。隊員們跟著他頂風雪、踏寒冰,在異常查證和礦點檢查中步步為營、穩(wěn)打穩(wěn)扎,讓雪域下的黨旗在風雪中愈發(fā)鮮艷。
在阿爾金腹地奮戰(zhàn)13年的新疆分院領導班子成員王卓,帶著小分隊牽著馱物資的騾子進入無人區(qū),飲用水沒了,就用溝里的堿水做飯,稀飯熬成綠色也沒人叫苦。
正是靠著黨支部凝聚的向心力、戰(zhàn)斗力,他們完成了一個個稀有金屬礦區(qū)篩查。這支隊伍用腳步丈量出近40000千米勘查路線,巖心樣本壘起能源資源堅實保障的“長城”。
為新疆“添磚加瓦”
新疆分院黨支部將服務新疆初心使命溶入血液,讓地質工作成果處處透著服務新疆發(fā)展大局的溫度。
新疆分院主動對接江西志存鋰業(yè)、福建利歐集團等企業(yè),推動“勘查+開發(fā)”聯(lián)動。2025年,新疆分院計劃實施的6個項目,從鋰礦勘查延伸到非金屬礦普查,形成援疆項目與市場項目協(xié)同發(fā)展的良性循環(huán),讓新疆分院這座紅色堡壘在產業(yè)報國中愈發(fā)堅固;阿克陶縣多個項目的落地,為當?shù)貛砭蜆I(yè)崗位;巴州10余個非金屬礦普查,為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建材支撐。若羌縣稀有金屬勘查成果,吸引企業(yè)投資形成產業(yè)鏈集群。這支隊伍的找礦成果,代表著江西省地質人以特有的優(yōu)勢助力推動新疆地方經(jīng)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
未來,新疆分院黨支部將繼續(xù)傳承弘揚地質優(yōu)良精神,帶領團隊奮力續(xù)寫找礦報國、地質援疆的新篇章。
責任編輯:任飛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ǎng):www.ikesush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wǎng)聲明:本網(wǎng)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wǎng)”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wǎng)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wǎng)(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wǎng)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wǎng)概不負任何責任。